1. 《社会性动物》(第12版)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
社会影响无处不在。我们是如何受到影响的?为什么我们要接受信息,或者换句话说,信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什么样的社会动机使我们容易受到他人的想法、言论和行为的影响?哪些因素会增加或减少社会信息的有效性?哪些因素增加或减少了社会影响力的持久性?一个人是怎样喜欢上另外一个人的?是否通过同样的心理过程,我们选择了普通麦片而不是即食麦片?一个人如何对某个民族、某种宗教或种族群体产生偏见?偏见与喜欢类似?还是恰恰相反,涉及一套完全不同的心理过程?
这是一本讲述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著作,涉及情感、移情、偏见、攻击性、从众性和利他行为等诸多方面。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困惑提供了科学的答案:为什么企业热衷于用明星做广告?为什么有人溺水时围观的人却不伸以援手?为什么人们会相信邪教?为什么受过教育的人也会盲目服从宗教领袖.即使让他自杀也在所不惜?本书内容严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被译成14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发行,吸引的读者之多令其他任何一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都难以企及。
2.《最小阻力之路》 [美]罗伯特·弗里茨著
作者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对结构动力学的研究以及创办「创造课程」的实践成效,发现人生如同自然界一样有着“潜藏结构”——由我们的欲望、信念、假设、抱负与客观现实结合而成,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态度。
在这个结构中,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一种“反抗-顺应”陷阱,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还会使我们陷入“来回摆荡”的困境。
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更为底层、更富有动力的心智成长方式——通过选择和创造来改变人生的结构张力;并且解释了创造的5个步骤、创造历程的3个周期,以及每个周期中会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策略,启发人们走出一条阻力最小的人生道路。
本书因此成为二十世纪关于“创造力”的启蒙之作和30年经典之作,影响了许多成功人士。
3.《不再讨好:做安稳强大的自己》 黄玉玲著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习惯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建立在让他人满意的基础上。他们的脑海里,总有这样一群声音:“我这样说,他不会多想吧?”“不是我,不是我,别怪我。”“被嫌弃、嘲笑又算什么,只要不被抛弃就可以了。”
交往中,他们很想安顿下来,可面对冲突,他们就像赤脚踩在发烫的铁皮上一样,无法扎根,不得安稳。这,就是讨好型人格。在这种情况下,你不仅会感到疲惫与委屈,还很难吸引真正欣赏自己的人。不如,试着对自己说一次:“停下来吧。”
本书从5组情感反应入手,精准深刻地描述了讨好型人格会经历的各种感受,从5组维度探讨了讨好型人格的关系模式,由内而外,带你学会找回自己的“个性”。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你本不该为满足别人的需求而活。
祝大家最终不再讨好,迎来安稳强大的自己。
4.《情绪流》 章浩著
本书旨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建构对人生的理解。从人类普遍面临的幸福难题或苦乐难题出发,经由对心智系统、人与世界关系的剖析,情绪生成和干预机制的探讨,以情绪流为核心,来解释人类幸福难题的来源,并探索解决之法。
全书共分为幸福难题、人生情绪流、情绪流的生成、从普遍面临的幸福难题或苦乐难题出发,经由对心智系统、人与世界关系的剖析,情绪生成和干预机制的探讨,以情绪流为核心,来解释人类幸福难题的来源,并探索解决之法。分为幸福难题、人生情绪流、情绪流的生成、情绪干预、资源交互、幸福的契机与障碍、经营情绪流等章节。
5.《世界经济简史》 [德]马克斯·韦伯著
本书是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经典代表作。西方知识界一直将它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提并论。本书追溯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史,探讨了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的特有社会历史条件,阐述了资本主义之所以产生于西方,是基于其具有资本主义精神这一内在动力。全书内容详实,史料丰富,体现出韦伯对于西方古典经济学和社会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作者遵循了由工业到商业再到金融货币的论述顺序,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资本主义之所以发生在西方,不仅仅是因为地中海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还因为其具备了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精神。全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涉及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历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