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自选集》之“女心理师”书评
时间:2018-11-22

有幸在初中阅读过毕淑敏的《花冠病毒》,从她的履历对这个经历过许多职业的作家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次接触到的题材与毕老师以前的职业之一——心理师有关。

故事的主人公贺顿为全文的悲情角色。贺顿最早的名字叫绛香,出生就在一个极度黑暗的家庭环境——母亲卖身,继父无情。绛香靠自己高中读了两年书后最终还是辍学,被迫踏入社会。为了卖掉剩下的有毒的化妆品不惜与之前对自己图谋不轨的色狼发生性关系;为了让心理诊所有个稳定的门面不惜答应柏万福的“婚事”;为了给心理诊所拿到能让工商部门批准的十万元的启动资金,不惜用自己的肉身找钱开逸“偿还”债务;最后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绛香又跟姬铭骢上了床。

小说开篇用很大的篇幅去讲贺顿开办心理诊所时所遇到的病例,而最令贺顿难以忘怀的大芳和老松的感情问题实际上令贺顿陷入了一个深深的矛盾,因为她从大芳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一个为了利益可以随意决定自己的贞操、幸福的走火入魔的自己。前后的矛盾让贺顿这个人物更加鲜明和悲情。

小说中,贺奶奶改变了贺顿的一生。为了脱胎换骨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绛香决定改名跟着贺奶奶的姓,这就是绛香改名为贺顿的原因——这是贺奶奶年轻时想用却没能用上的名字。一个自己临终前都没能用上的名字,可以说这个名字饱含了贺奶奶对绛香未来的期望,也是作者所塑造的残酷无情的社会中的一束光。

贺顿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汤小希,也是因为汤小希介绍才得以在养老送终院里工作并遇到贺奶奶。两人的友谊本来也是洁白无瑕的,汤小希为了帮贺顿开办心理诊所也忙前忙后,但在文中的最后,贺顿提出歇业时,汤小希却以自己“股东”身份要向贺顿索要赔偿费,两人友谊也走到了终点,令人唏嘘。

心理学可以解释一些人遇到的问题,但却不能百分之百完美解决所有问题——团团为了让父母重归于好甚至给父亲的秘书下毒,最终贺顿叫来了团团的父母让他们一定不要丢下这个孩子;李芝明为了揭露死去的清官丈夫的出轨行径想要大闹葬礼,但最后为了丈夫的家人她还是选择了隐忍……贺顿接诊的病人们千奇百怪,但却又离我们的生活如此接近,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些角色人物是毕淑敏还在做心理医生这一职业的时候所遇到过的病例缩影。

毕淑敏在这个长篇小说中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辞藻,叙述多为人物对话,故事线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但是时间线较为混乱,在回忆和现状来回切换,在观感上会有些不适,但这样来一点一滴地填补贺顿这个角色的空白,是可行的。小说描绘了一个黑暗的现实世界,但在剖析社会的阴暗面之时又充满了正能量,难能可贵。(文  陈理锋